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轴承滚道表面接触疲劳剥落分析

创建时间:2008-08-02

轴承滚道表面接触疲劳剥落分析

失效轴承材料为GCr15,经860淬火、150回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内圈滚道表面剥落现象。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滚道与滚子表面受到应力反复作用时,在离表面距离为接触区宽的0.786倍处为最大剪切应力集中区。当次表面存在大块碳化物、夹杂等第二相质点时,便引发疲劳源,并向表面扩展形成片状剥落。此为接触疲劳失效的宏观特征。

用扫描电镜观察剥落坑,在坑的底部可发现疲劳辉纹、韧窝、准解理等特征。接触疲劳失效通常是由于接触应力较高所致。

图1

说明:失效轴承内圈实物,滚道表面有剥落现象。

图2

说明:沿剥落处取样,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显微组织为隐针状回火马氏体和碳化物颗粒,可见剥落坑底部有裂纹向侧面基体扩展的现象。

图3

说明:剥落坑扫描电镜图像。图中坑上部区有疲劳辉纹特征,下部分区为带方向性的韧窝,为剥落时的撕裂区。

图4

说明:图中左下角为疲劳辉纹区,箭头所示为辉纹,上部分为韧窝。

图5

说明:剥落坑内准解理特征,坑底疲劳裂纹向表面扩展时的撕裂区,除韧窝形式外还可通过准解理方式产生撕裂。

图6

说明:剥落坑区的裂纹。在未形成完全剥落时,局部区产生与表面相接的微裂纹。

相关词条:

轴承滚道表面接触疲劳剥落分析 失效分析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5269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11-03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