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公共关系调查

创建时间:2008-08-02

什么是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指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准确地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意见、态度和反映,发现影响公众舆论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和确定社会环境状况、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关系筹划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

公共关系调查是全部公共关系工作的起始点,它为公共关系目标的确立和公共关系计划的制定担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公共关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是社会调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组织的基本情况调研

指对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政策、活动程序及行为是怎样促成问题的产生和环境的变化的,还包括对组织关键人物的观点和行为的分析,对与问题相关的组织内各部门和单位的活动过程的分析及组织历史等问题的分析。

组织经营状况

创立的时间、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等

员工队伍情况

人事资料,明星人物,高层领导的有关情况等

组织形象调查

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组织的表现和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因此,公共关系调查的目的就是以了解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项指标为依据。

知名度=知晓人数/调查人数×100%

美誉度=赞美人数/知晓人数×100%

组织的公众舆论调研

组织形象调研

1、自我期望形象

(1)组织领导层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调研

(2)组织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调研

2、组织实际形象

(1)形象地位测定

(2)形象要素的分析

公共动机调研

表现为世界观(信念、理想)、兴趣、意图等形式

活动效果调研

传播效果调研

阅读(视听)率、认知率、实效率

组织的社会环境调研

政治法律环境

例如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广告法、商标法及有关内容

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物质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状况

人文环境

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家庭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和文化观念等

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全面原则

调查对象就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调查资料应做到翔实可靠。

客观原则

公共关系人员要注意信息的来源渠道,收集的资料应是“第一手信息”,同时要把握调查对象的客观态度。

时效原则

公共关系人员要把握信息的时效性,注意新闻的价值,做到及时调查收集,及时加工处理,迅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

确定调研任务

选择调研课题、进行初步探索。目的是为正确解决调查课题探寻可供选择的思路,为设计调查方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制定调研方案

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设计调研提纲;然后确定调研的范围、对象及调研对象选取办法;最后确定调研方法。

收集调研资料

收集调研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方案的实施过程。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全面、灵活、讲求艺术,尽可能地保证调查资料的质量。

处理调研结果

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整理调研资料;然后是形成调研报告;最后是对调研进行总结评估。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

1.抽样调查。

2.重点调查。

3.公众代表座谈会。

4.新闻调查。

相关词条:

营销术语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0647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12-22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