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类型

创建时间:2008-08-02

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类型

根据碳化物的结晶点阵形式,碳化物可分为两大类型:

1.简单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 

当rC/rM<0.59时,碳原子处在简单的点阵间隙之间,形成不同于原金属结晶点阵的间隙相。这类金属元素是Mo、W、V、Ti、Nb、Zr。形成的碳化物有:

MC型——WC、VC、TiC、NbC、ZrC

M2C型——W2C、Mo2C

如果同时存在多种过渡族金属元素,将形成复杂的碳化物。在满足点阵类型、电化因素和尺寸因素三条件时,其中的金属原子可互相置换,如TiC–VC系形成(Ti、V)C;VC–NbC系形成(Nb、V)C;TiC–ZrC系形成(Ti、Zr)C等。

MC型碳化物中的金属原子M具有面心简单六方结构,其中八面体间隙相都被碳原子占领,所以,M:C=1:1,晶体为NaCl型结构。

M2C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构,例如:W2C、Mo2C、V2C、Nb2C,碳原子处于四面体的空隙中。

2.复杂密排结构的间隙碳化物 

当rC/rM>0.59时,碳不可能与金属元素形成简单密排的间隙相,而是形成一种结晶点阵极其复杂的间隙化合物。Cr、Mn、Fe的碳化物属于复杂密排结构,其中M23C6、M6C为复杂立方、M7C3为复杂六方、M3C为斜方点阵。常见到的复杂密排结构的碳化物为

M3C型——Fe3C、Mn3C或(Cr、Fe)3C,简称Kc

M7C3型——Cr7C3、Mn7C3或(Cr、Fe)7C3,简称K2

M23C6型——Cr23C6、Mn23C6,及三元碳化物Fe21W2C6、Fe21Mo2C6、(Cr、Fe)23C6,简称K1

M6C型——Fe3W3C、Fe4W2C、Fe3Mo3C、Fe4MoC等三元碳化物。

(1)M3C型碳化物:最常见的是普通白口铸铁中的渗碳体(Fe3C)。渗碳体的晶体结构为斜方晶格,晶格常数a=0.45144μm,b=0.50787μm,c=0.67287μm。渗碳体的晶体结构见图1所示。在每个碳原子外围都有六个铁原子,它们构成八面体,各八面体的轴彼此倾斜一个角度形成菱晶。因为每个八面体内部都有一个C原子,而每个Fe原子都同时属于两个八面体,因此正好满足分天式中Fe3C的Fe、C原子比。一个渗碳体的空间八面体的投影为菱形的链状结构(见图2)。从整体看,菱形面之间互相平行,呈层状排列。在每个菱晶中,Fe–C原子由共价键连接,它是由四个碳原子的共价电子和四个最近位于菱晶顶尖的铁原子3d电子来实现的。其余的两个铁原子处于邻近的菱晶中,在那里,铁原子与下一个碳原子的距离较小,因而在各层上便具有了牢固的联系。此外铁和碳之间的电负性差更增强了Fe–C的结合,故Fe–C结合强度约为Fe–Fe结合强度的两倍。而层与层之间则由铁原子之间的金属键连接,层问的结合力弱,使渗碳体形成强烈的各向异性。往铁碳二元合金中加入第三元素,可使Fe–C键的强度发生变化。使Fe–C键增强的元素促进渗碳体更稳定;而使Fe–C键变弱的元素,Fe–C键容易断开,削弱渗碳体稳定,结果促进石墨化。

图1  渗碳体的晶体结构

图2  渗碳体的链状结构

—Fe原子  ●—C原子粗线—方向键

一些元素能有限固溶于Fe3C,形成合金渗碳体。Fe3C可溶解的元素分别为:w(Cr)≤28%,w(Mo)≤14%,w(W)≤2%,w(V)≤3%。形成的合金渗碳体(Fe、M)3C化合价高,共价键更牢固,渗碳体更稳定。

(2)M7C3型碳化物:这种类型碳化物的典型代表是Cr7C3,它由56个铬原子和24个碳原子组成,是比M3C更为复杂的晶系。M7C3的三种结晶系为:六方晶系、斜方晶系及菱形晶系。晶格常数见表1。

表1  M7C3碳化物的晶型结构[9 10]

结晶系

晶格常数∕μm

密度∕g·cm3

六方晶系

a=0.688

b=0.454

6.92

斜方晶系

a=0.454

b=0.688

a=1.194

菱形晶系

a=1.398

b=0.452

Cr7C3中的Cr能被Fe、Mn部分取代,如果溶解60%以上的Fe就变成(Fe、Cr)7C3

(3)M23C6型碳化物:由92个原子组成一立方点阵晶胞,其结构如图3所示。大晶胞分成8个小立方体,在小立方体角上,交替地存在成为立方八面体或立方体的原子群。碳化物中M通常以Cr为主,形成M23C6,有时也有以Mn为主的。合金中含有较多的Mo、W时形成Fe21Mo2C6或Fe21W2C6型碳化物。在Cr23C6结构中,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还附加一个只限于能被W替代的原子。当被W替代时,形成(Fe、W、Cr)23,C6晶型。碳原子在Cr23C6晶胞中位于大立方体的边上,同时处在立方八面体及小立方体之间,因此每个碳原子有8个相邻的金属原子,见图4所示。

图3  (Cr、Fe、W、Mo)23C6晶胞结构。

金属原子  ●C原子

图4  在Cr23C6晶胞中,碳与相邻金属原子的关系

注:图中尺寸单位nm

(4)M6C:这种碳化物足由W、Fe、C构成的复杂间隙相三元化合物,存在于高钨铸铁中,显微硬度高达2250HV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能。铸态高钨铸铁中的碳化物由M6C及M3C或M23C6、M7C3组成,但主要相仍是M6C。该相为介稳定组织,平衡处理后消失,由WC代替。M6C为面心立方晶格,由96个金属原子和16个碳原子组成,有48个W原子分布于八面体的顶点,图5是M6C的晶格结构。在48个Fe原子中有32个分布于八个四面体顶点,四面体中心形成金刚石点阵,其余16个Fe原子处于自由间隙。在纯Fe–W–C系合金中M6C的成分在Fe4W2C和Fe3W3C之间,含w(W)=61%~75%。M6C能固溶大量Si。

图5  M6C晶格中的八面体

相关词条:

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类型 铸铁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6778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11-05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