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出钢挡渣

创建时间:2008-08-02

转炉出钢为什么要挡渣

转炉冶炼到终点,渣子是高碱度(CaO/SiO2=3~4)、高氧化铁(FeO=15~25%)的渣子。出完钢后有部分渣子会流入到钢包表面,这样带来的坏处:

(1)发生回磷使成品出格。钢包加铁合金脱氧合金化,氧化性降低使渣中P2O5还原重新回到钢中。如35t钢包,不挡渣钢包渣层平均厚度为140mm,挡渣时平均为67mm。而钢包钢水的平均磷含量:挡渣为0.0084%,不挡渣为0.012%。

(2)钢包高氧化性渣子降低了炉外精炼的冶金效果,如钢包喷Si-Ca粉或喂钙线,由于有高FeO渣子,降低了钙回收率。钙的回收率是:挡渣时平均为11.2%,不挡渣时为7.75%。

(3)出钢时,高FeO渣子被钢流卷入钢包内部,悬浮的渣滴与钢水中铝、硅、锰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使铸坯中夹杂物增加,渣中FeO越高,下渣越多,铸坯夹杂物就越严重。

(4)钢包高FeO渣子是氧的储存器。浇注过程中钢包表面渣子可能会凝结在钢包内壁上,浇完后倒渣不净,附着在包壁上的高FeO渣子与下一炉钢水相接触,渣中氧就要释放出来,氧化合金元素(如硅、锰),严重时会导致钢水成分出格。

因此,为了发挥炉外精炼的效果,提高铸坯的质量,控制钢水成分的稳定性,在出钢时必须进行挡渣操作。

方法

用于转炉出钢挡渣方法有挡渣球、挡渣棒、气动阀等,但目前普遍应用的是挡渣球。

挡渣球外层为铸铁,内包铸造砂。根据转炉容量有不同的规格。如35t转炉所用的挡渣球外径为180~200mm,铁壳厚度10~20mm,球体积3500~4100cm3,球重量14~17kg,球密度为4.2~4.6g/cm3

挡渣时,用机械装置把挡渣球送到出钢口上方,在出钢1/2~3/4时将球翻入熔池。球到位的命中率90%。加球过早或过晚,球不易到位。出钢口内侧应形成一定的喇叭状,才便于钢水在出钢口上方形成旋涡,而把球吸引到位。球的密度过大会早堵住口,导致钢水出不尽;密度过小会推迟堵口,导致渣子流出。在出钢渣密度为3.4g/cm3左右时,直径180mm挡渣球密度为4.6g/cm3较为合适。

电炉采用偏心炉底出钢。该炉子特点是取消了电炉的出钢槽,其炉身上部仍为圆形,下部为鼻状偏圆形,在其底部设出钢口。出钢口类似钢包水口。出钢前将炉子倾动12°~15°就可顺利出钢。此法优点:(1)可实现无渣出钢,易与炉外精炼相配合;(2)钢流短,无散流,缩短出钢时间,减少了钢水二次氧化;(3)减少了耐火材料的消耗。我国抚顺钢厂已建成一座50吨偏心炉底出钢电炉。我国10吨电弧炉采用偏心炉底出钢技术与原电炉相比,冶炼时间缩短40min,电耗平均降低63kWh/t,耐火材料消耗平均减少4kg/t钢。

相关词条:

出钢挡渣 金属塑性加工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7325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6-01-05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