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铌钛超导材料技术设计

创建时间:2008-08-02

铌钛超导材料技术设计(technical design of Nb-Ti superconclucting material)

铌钛超导材料一般为多芯复合体(NbTi/Cu,NbTi/Cu-CuNi,内部还有阻挡层材)。铌钛多芯扭绞复合超导线材可有效地防止超导磁体的退化,有利于超导磁体的稳定。因此,根据超导体的动力学稳定理论,必须对铌钛超导材料进行稳定性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对铌钛超导材料的铜/超比、芯丝直径、导体外径、芯丝数目、扭绞节距、阻挡层、缆材的换位长度等参数进行选择。

铜/超比 铜的导热系数比铌钛超导材料高约四个数量级,超导体敷铜,既防止超导芯局部失超,又可作失超时的低阻旁路。从铌钛多芯复合超导线材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考虑,选择合适的铜截面积与超导体截面积之比是重要的。一般线材的铜/超比为1.3~2.0。而那些大铜/超比带材比线材的大得多。

芯丝直径 铌钛超导线材中芯丝直径细微化为满足绝热稳定所必需。为了铌钛超导材料稳定化,铌钛芯丝直径(d)应符合

式中S为铌钛超导体质量热容(1.01×10-3J/cm2•K);T0=-Jc/eJc/eT≈5K;Jc为工作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经计算,用于直流超导磁体中铌钛的芯径(d)应小于45μm。然而在用于脉冲超导磁体时,铌钛超导材料的芯径就小得多(几微米或更小)。

导体外径与芯丝数目 通过增加芯数和增大导体截面积来提高整个导体的载流能力,将产生自场效应,而使性能退化严重。对要求大载流容量的铌钛超导材料,一般将超导线材制成完全换位的多股缆材(扁平、圆形等二次导体)。

扭绞节距 在变化的外场作用下,超导线材芯丝之间会产生感应耦合,因而降低其载流能力。为了克服这种退化,要将铌钛超导材料沿其轴向进行扭绞。超导材料上任意一点绕中心轴转动360后,其相对位移为扭绞节距(LD),可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Lc为感应耦合长度,cm;ρ为基体铜的电阻率,Ω•cm;Jc为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A/cm2;d为导体芯径,cm;H为磁场对时间的变化率,10-4T/s。选用合适的扭绞节距是重要的,以防止超导材料中因芯丝断裂而造成载流性能下降。经验给出超导线材的扭绞节距下限LD,min=5D,D为多芯铌钛超导线材的外径。

阻挡层 铌钛超导材料制造过程中,NbTi芯与铜复合材料间由于热加工易产生扩散反应,生成脆性的钛铜化合物层,它对芯丝表面质量、微细芯的制取、芯的导流能力有严重影响。因此,在NbTi芯与铜之间采用铌、或钒金属薄层作为阻挡层,避免钛铜脆性化合的形成。

缆材及其换位长度 用多股铌钛超导线材制成缆材时,为克服自场效应所引起的感应耦合,应进行完全换位,其换位长度与超导材料的扭绞节距选择是相同的。

具体设计计算   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线径(φw,mm),芯丝直径(df,μm),芯数(mf,根),铜/超比(R,Cu/S.C.),芯丝间距离(S,μm),扭绞节距(LD,mm),临界电流密度(Jc,A/cm2;4.2K,5~8T)等等,进行芯数、复合包套外径、超导芯棒直径、复合单芯棒直径及其铜/超比、包套组装、扭绞节距等具体设计计算。

芯数 铌钛超导材料中芯数为

式中mf为铌钛多芯复合超导线材中的芯数;FT为线材直径φw的截面积,mm2;Ff为每根芯丝直径df的截面积,mm2

复合包套外径 计算公式为:

式中DB为复合包套外径;εT为导体总加工率,即组装包套通过挤压、轧制、旋锻、拉拔到成品的各加工率的总和,%。

组装单芯复合棒中超导棒直径 计算公式为:

式中dsc为组装单芯复合棒中超导棒直径,mm。

复合单芯棒直径 计算公式为:

式中d0为复合单芯棒直径;D,D分别为包套内径和外径,D=D-2δ,δ为包套壁厚,一般选用5~6mm。

复合单芯棒的铜/超比 计算公式为:

式中Rsb为复合单芯棒的铜/超比。

包套组装 单芯复合棒为圆形或六角形截面,在圆形铜包套内密集排列为六边形或六边形六角群,其装芯棒数量为:

式中YT为装复合单芯棒数,根;n为包套组装单芯棒的层数,层。当圆形复合单芯棒组装在圆形铜包套内,尽管六角形密排,但仍存在空隙,其数值etb=15%~25%,由此可计算出能装单芯复合圆棒的数量(m)。

扭绞节距 按下式计算:

LD=nφw

式中n为常数,一般为8~10。

注意事项   有以下两点:(1)在设计NbTi/Cu-CuNi多芯复合超导线材时,除芯径更细外,它的组装包套的复合单芯棒为:中心为NbTi棒、外阻挡层铌、其外Cu—Ni合金管、最外为铜管。通过多次组装包套, 可设计制造出上万计的多、且细微芯的铌钛超导材料。(2)为了获得高载流能力的铌钛超导材料,对选定适宜的热处理条件(温度、时间)、冷加工一热处理次数,两次问的冷加工率、最后一次时效热处理后的冷加工率都必须合理设计确定。这当然以试验为基础、结合生产工艺条件的可能性进行全面考虑。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7991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07-20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