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形状记忆合金

创建时间:2008-08-02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发生塑性变形后,在某一温度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新型精密合金。一般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弹性变形,到屈服点后发生塑性变形,去除外力后留下永久变形。有些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可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

简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格雷宁格(A.B.Greninger)等人发现,铜锌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马氏体会随之收缩和长大。1948年,苏联库尔久莫夫(Culgumov)等人预测到,一部分具有马氏体相变的合金,会出现热弹性马氏体相变。1951年,张禄经等人报导了原子比为1:1的金镉合金,在热循环中会反复出现可逆相变。后来雷德(T.A.Read)等人报导了在铟一钛合金中发现同样的可逆相变。1958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用金镉合金制作的重物升降机。1963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钛镍合金工件在不同温度下敲出不同的音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接近等原子比的钛镍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

分类     按基本成分可分为钛镍基、铜基和铁基三大类。

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    该类是性能较好、应用最广的形状记忆合金。主要为Ti50Ni50、Ti50Ni50-x Cux(x为0~30,实用的x≤10)、Ti50Ni50-x Fex(x为0~3.5)及Ti50Ni48Nb2等合金。钛镍基形

状物理特性及记忆特性如下:

    密度/g.cm-3                                   6.0~6.5

    熔点  /oC                                        1240~1310

    线膨胀系数   /oC-1                        10x10-6

    热导率    /w.(m.k)  -1                     0.209

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实现单程、双程及全程形状记忆效应,还可以实现超弹性功能。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易于制造,但记忆效应不如钛镍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中,铜基合金占的比例最大,其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铜锌铝和铜铝镍合金。化学成分和淬火速度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有很大影响,通过成分配比和改变淬火介质,可以调整和控制相变温度。当实际使用温度偏高时,时效效应又使相变温度发生变动,使形状记忆特性降低。因此使用温度上限不应超过1。0℃。该合金在实用过程存在两个问题:(1)形状记忆特性的稳定性。形状记忆特性受热循环次数、反复变形次数及时效的影响。反复热循环(马氏体正逆相变反复进行)次数增加,位错密度也逐渐增大,合金相变温度及其范围都将发生变化。合金反复变形也会使合金相变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形状记忆特性不稳定。在使用温度下发生的时效效应,会造成形状记忆特性不稳定,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2)容易发生晶界破坏,缩短疲劳寿命。抑制晶界破坏的主要方法是细化晶粒,在铜基合金中添加钛、锆、锰、钒、硼、铬、铈、镍等元素;急冷凝固法和粉末烧结法也是细化晶粒的方法。部分铜基合金经过适当的处理(训练),可以呈现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在汽车工业、电器、自动控制、医疗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该类合金由于价格便宜、容易制造、力学性能好,已引起研究人员关注。典型铁基形状记忆合金有铁镍碳、铁镍钴钛、铁锰硅及铁铬镍锰形×jng硅合金等。该合金热滞大,无需采取低温扩管处理,非常适于制造管接头。科技界和工业界对此相当重视。

研究方向    主要有5个方面:(1)宽滞后的形状记忆合金。美国在1986年开发的镍钛铌形状记忆合金,经适当热处理后,A。一旭温度(奥氏体和马氏体开始转变的温度)滞后可达150℃,显著高于镍钛和镍钛铝合金(一般为30~50℃),特别适于制造管接头。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的典型代表是Ni47Ti44Nb9合金。(2)高温形状记忆合金。镍钛合金和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通常不超过100℃,不能满足诸如火灾或过热情形的预警及自动防护系统的应用。各国研究的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有三类:第一类是以铜铝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CuAlTiMnX(X—B、V);第二类是Ti50Ni(50-x)Yx合金(Y=Pd,Pt,Au);第三类是从镍铝基金属间化合物发展起来的NiAIZ(Z—Fe,Mn,B)合金。(3)轻型形状记忆合金。适于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主要有Ti-14.8V-4Al和Ti-12V-16Mo-4Al合金。(4)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把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混合或按一定要求排列在金属、聚合物、混凝土等材料的基体中复合起来的材料,可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5)非晶、薄膜形状记忆合金。利用急冷法制造形状记忆合金丝、薄带,可以达到常规工艺无法加工的尺寸,而且产品性能优越,同时还可以实现形状记忆合金的新功能,例如非晶丝制成金属丝网,织入布料中可使西服裤的裤线不消失。总的说来,形状记忆合金向着低成本、高性能、多用途、元件实用化方向发展。

形状记忆机理    主要有形状记忆效应、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和超弹性马氏体相变等观点。

形状记忆效应是马氏体相变引起的原子集体运动的现象。将形状记忆合金冷却到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坛以下时,母相的一个晶粒内生成许多马氏体变体,各变体生长过程会发生自协调,因此相变时无宏观体积变化。在马氏体转变完成温度Mf以下施加应力时,马氏体变体之间发生变换,对应力有利位向的马氏体变体会优先生成,此时合金的整体会表现出宏观的形状变化。当加热到奥氏体转变完成温度At以上时,马氏体逆转变为奥氏体母相,应变消失,合金恢复原状,从而出现形状记忆效应。此时不仅晶体结构完全恢复到母相状态,晶格位向也完全恢复到奥氏体母相状态。效应的本质在于合金相变过程存在着晶体的可逆性,母相为有序结构的镍钛合金和铜基合金,相变表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合金的母相为有序结构,相变为热弹性转变,这是出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锌钛、锌镉、锰铜、铁铂等合金,相变表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但母相为无序结构;已实用化的铁锰硅合金母相为无序结构,相变为非热弹性,但却具有很好的形状记忆效应。有些合金(如镍钛、铜铝镍、铜锌铝等)经过一定的热处理,不仅在马氏体逆转变中能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而且在马氏体相变中也会自发地恢复到马氏体形态时的形状,且反复加热、冷却都会重复上述现象,称为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在TiNi51合金中,不仅具有双程记忆效应,而且在高温、低温时,记忆的形状恰好是完全逆转的形状,此称全程形状记忆效应。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某些形状记忆合金,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马氏体发生收缩或长大,这种相变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这种合金冷却到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旭时,马氏体生核并急速长大到能观察的尺寸。随温度降低,马氏体继续长大,同时又有新的马氏体形核、长大。到马氏体转变终止温度蚴,马氏体停止长大。相反,当温度升高到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A,马氏体收缩。到奥氏体转变终止温度,马氏体突然消失。马氏体随温度升降表现出弹性式消长,消失是跳跃式的,而不是连续式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很小,一般小于100℃,例如铜铝镍合金、镍钛合金及铜锌铝合金的滞后分别为35℃、30℃及70℃。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在晶体学上具有晶体学可逆性,母相的有序结构保证了相变中晶体学可逆性(锌钛、锌镉、锰铜、铁镉除外),从而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合金记忆效应较好。除铁镍碳、铁锰、铁镍钴钛合金外,其他大部分记忆合金均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有的合金虽不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但也具有完好的形状记忆效应。1972年卫曼(Wayman)和清水提出具备形状记忆效应的条件为:(1)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2)母相有序;(3)产生不变点阵切变。实际上,母相有序化、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是形状记忆效应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而马氏体变体之间自协调的程度高低才决定合金记忆效应的好坏,自协调好,在形变时才容易再取向,形成单变体或近似单变体的马氏体,才能引起晶体学的可逆性。

超弹性    或称伪弹性,乃是应力与应变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一种特性。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应力诱发相变,后者是热诱发相变,所产生的马氏体结构也不同。在单晶状态下,一些合金(如铜镍铝和铜锌铝合金)在应力作用下,不仅母相受应力作用诱发马氏体相变,表现超弹性,而且还可能使一种状态马氏体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马氏体,表现为马氏体之间的应力诱发相变和超弹性。超弹性合金同普通金属材料相比,在趋于完全恢复原来形状时,回复的应变值一般可达6%~7%,个别可达20%,比普通金864属材料高1~2个数量级。超弹性合金已在胸罩、眼镜框、牙齿正畸丝等方面得到应用。中国也已用超弹性合金生产胸罩和正畸丝。

相关词条:

形状记忆合金 记忆合金 金属热处理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0952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07-21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