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钢信通会员中心钢联无线客服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热线:400-820-0970

收藏词条   编辑词条 城市

创建时间:2008-08-02

chengshi
城市
city


      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城市的起源

      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在许多地区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导致了原始居民点的形成。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原始居民点扩大成为一个地区的各种活动的中心,这便是早期的城市。城市的兴起,是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史记》中早有“夏有万国”、“夏有城郭”之说。考古学家已经找到了距今 4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城堡遗址。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出现了城市。
      对城市的认识  “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防御功能的概念,“市”是贸易、交换功能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不断演化,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给城市下定义是不可能概括城市这一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本质的;但是,从不同角度的研究,对了解城市的本质都是有益的。例如,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劳动的地域分工的出现和深化分不开的。社会学家把城市看作生态的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并认为城市是社会化的产物。经济学家认为所有的城市都存在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这一基本特征。市政管理专家和政治家过去把城市看作法律上的实体;现在则把它看作公共事业的经营部门,提倡有效的规划和管理。生态学家把城市看作人工建造的聚居地,是当地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有的建筑学家认为,城市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主要是为聚集的居民提供具有良好设施的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随着城市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城市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从城市是依某种方式组织一个地区或更大的腹地的聚居单位这种观点出发,可以认为城市是一个从住房-聚居体系到聚居-聚居体系以至聚居-区域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国有的学者提出,城市可以看作是一定地域中的社会实体(由各种社会阶层组成)、经济实体(存在各种生产结构)和科学文化实体的有机统一体。城市还是载负上述活动的物质实体,因为城市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由房屋、街衢和地下设施等构成的实在的空间形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都蓄积着某一国家大部分人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的学者更以“系统”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现代化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随着时代发展,对城市本质的认识还将继续深化。
      城市发展的两大阶段  城市发展的历史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文化技术,适应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改进自己的居住环境,能动地或被动地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为了便于说明城市结构和形态的变迁和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可以用城市化的进程作主线来叙述。城市化可以产业革命为界,分为古代城市化和近代现代城市化。
      古代城市化 

      主要特点是:
      ①  城市发展很慢,绵延时期很长,持续几千年之久。由于受城防工事体系、供水或卫生条件的限制,除了西方的罗马城、东方的长安城这样一些特殊情况外,城市规模一般较小。例如公元前 5世纪雅典是拥有 4万市民、10万奴隶和外国人的城市,而根据当时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认为,一个理想城市的居民人数不要超过1万人。13世纪的欧洲城市居民很少超过 5万人。这反映了城市规模受当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总数为2930万人,仅占世界总人口的3%左右。
      ②  城市结构简单。早期城市一般都是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城市的结构和形态都比较单纯。城市多以王宫、庙宇、教堂、官邸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为中心。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古希腊的雅典,法国的巴黎,中国隋唐的长安城和元代大都城都基本如此。这反映了生产力水平不高,城市功能比较单纯的状况。
      近代现代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后,大工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乡村依附于城市。这种变化给城市结构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第一,近代的工业生产把工人居的地方同工作的地方分开,“上下班”──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出现了。第二,集中的大生产,需要频繁地运输大量的原料和成品,于是在城市中增加了新的铁路、街道、运河等,这些交通设施常常勉强地加在城市原有的格局上,造成城市交通混乱。第三,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城市人口的增多,造成城市中心区拥塞,也使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展。第四,庞大集中的工业,加剧了对环境、特别对空气和水的污染。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副产品──“城市病”,即城市的生态与社会环境的恶化。对此,整个社会思想认识和技术准备都很不足。最初,只是头痛医头,被动应付;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对环境建设的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促进了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还应提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扩张,竭力经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中心城市作为控制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桥头堡和移民地。如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孟买、科伦坡、新加坡、雅加达、上海等,这类城市的“城市病”通常更为严重。
      20世纪初电力、电信技术的推广,汽车、轮船和航空运输的发展,改变了时间-空间的尺度,直接促进了城市的技术和经济的繁荣,可称之为现代城市化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的首都和工业基地发展很快,出现了世界规模的现代城市化的局面。
       现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①  现代城市化是在世界人口激增的背景下进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更为惊人。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25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1%,1950年增至28.7%,1980年又增至39%。
       ②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并行的。目前工业化的势头虽有所减弱,但第三产业和科学文教事业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某些特别发达地区,城市大幅度发展近于停滞,而在于质的提高,以至走向逆城市化、郊区化的道路。有些城市有向大城市连绵区发展的趋势。例如西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联邦德国在1970年调查10个最大的城市地区,就包括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就业人口。
       ③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途径不一。有些国家重视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些国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大城市城市化速度太快,生产力的发展与城市化不相适应,出现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许多病态现象。
       ④  现代城市建设量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均为前所未有,城市规划工作对城市建设的作用日益增加。许多城市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辟了各种类型的新区。50年代以来,英、美、法、日等国建成许多新城。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建设了新的行政中心城市,如印度的昌迪加尔,巴西的巴西利亚,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这些城市在建设之前,都制定了周密的城市总体规划。这些新城的建设量、速度和规划意图的发挥程度,城市性质的表现,城市建筑群的整体性等都是空前的。一些新城在建成之初问题不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便逐步完善起来。不过,新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认为成熟。如新城环境不能适应多种多样的城市居民生活要求,在外观上缺乏表现力,对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文脉缺少继承等。如何设计创造当代的高水平的城市,仍需要认真探索。
       ⑤  由于许多新兴智力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兴起,一部分工业生产由综合集中型向专业分散型发展,工业体制逐步由金字塔型向网络型发展。大城市由于各种信息咨询、金融、法律机构的集中,在目前和以后相当时期内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活力。中小城市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有些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大发展,还出现了人口的地区性转移的现象。如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地区向西南阳光带转移;联邦德国的鲁尔区(旧的采煤、冶炼和化学工业区)发展停滞,而巴伐利亚地区(新的科技和工业区)兴起等。
       城市发展的两种方式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发展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有机生长方式,即城市长期地在一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自发地演变。在这种发展方式中,常常是不自觉或半自觉地处理各种城市问题。经过长期的演化,城市各系统间能够形成合理的和有机的联系。古代的城市和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大多属于这一类。
       规划建设方式,按一定意图或模式有计划地建造城市。城市设计的意图除受到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历史传统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决策人和规划者倾向性的影响,古代城市中如埃及的泰勒阿马尔奈,希腊的比雷埃夫斯,罗马的营寨城,中国的大部分都城和州、县行政中心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绝大部分城市不能明显地归入某一种方式。往往在同一城市中两种方式兼而有之,或在一段时期内以某一种方式为主。
      在封建时期,中国的和欧洲的城市,表面上虽都有城墙、护城河等,但在性质上颇有差异。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分裂割据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农村中被奴役的人口不断地逃入城市。城市在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步获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种权利,商业、手工业也发达起来,虽然这一时期欧洲各城市的形态有所差异,但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有机生长的成分居多。
       中国自秦以后,城市大多数是中央集权政府对全国进行统治的各级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因而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重于工商业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城市和地方的文化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等级制度的产物。不仅城市有一定的形制,按规划进行建设,而且城市在地理分布上也比较均匀,通都小邑组成较为完整的城镇体系。这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水平高于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
      城市的形态

      城市的形态是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表现,反映在城市和居民点分布的组合形式上,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和内部组织上,城市建筑和建筑群的布局特征上等。
      古希腊某些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制,公共活动在城市中占有一定位置,城市守护神的神庙,是公共集会的场所。城市商业活动的市场同政治集会场所常相毗邻。古希腊城市晚期形成的方整的街道网体系,使住宅有良好的服务设施,院落布局保持家庭的私密性。这正是古希腊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古代罗马有两种城市。首都罗马城,由于全国版图扩大,财富集聚,城市迅速发展。为了显示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严,有些皇帝热衷于建设广场(见古罗马城市广场)。这些广场成为城市政治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在内容和形式上同古希腊的市场广场迥然异趣。另一方面,为了开辟疆土和掠夺财富,罗马大力进行区域性交通建设和营寨城市的建设。新建的营寨城市多数采取基本相同的规整布局,城市面貌大同小异。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时代风格、哲学思想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各个著名城市的建筑文化表现是不一致的。例如,同是表现建筑群空间序列的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同巴黎的中轴线在表现形式和效果上就有很大差异。北京的中轴线是一系列封闭的广场组合为一体,当人们在序列中未进入下一个空间,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而一系列不同形状的封闭空间和每一个立体建筑物形象的变化,使得轴线序列丰富多彩。巴黎的轴线尽管在一定范围内各有对景,但轴线在视觉上是穿通的,给人以深邃悠远的方向性和强烈的空间流动感。
      以上实例说明,只有把城市形态放在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之中加以考察,才能有深入的理解。要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发现什么是比较稳定的因素,什么是变化和更替的因素,这样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和确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点。
      城市分类

      城市可以按照它的主要职能、人口规模、布局形式等进行分类。
      按职能分类  20世纪初,一些国家的地理学家开始研究城市按职能分类的方法。从30年代起,这种分类由定性方法逐步发展成为定量方法。通常以城市就业人口中从事各种职业的比例为依据,将城市分为工业城市、矿业城市、港口城市、大学-科学城、风景旅游城市、休养城市等类型。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城市功能多为综合性的,即兼有一个以上的职能,这里的划分,主要着眼于突出它的特殊性。中国城市目前按职能大致分为:①首都北京和中央直辖市上海、天津。②省和自治区的中心城市,如沈阳、太原、乌鲁木齐及一些地区中心城市等。③工矿城市,如鞍山、淮南等。④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如徐州、大连等。⑤特殊职能的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南京、西安,革命历史名城延安、遵义,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桂林,边境城市满洲里、凭祥。⑥一般县市。
      按规模分类

      对城市规模,世界各国尚无明确的统一认识。英国、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只规定称“城市”的最低人口限额,不规定按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类型;中国和苏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类型的标准:中国规定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根据中国1963年有关规定,凡工商业集中、聚居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可以设市(不足10万人者,只要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机关所在地或边远地区、重要城镇也可以设市)。据1985年底统计,中国有特大城市22个,占城市总数的6.8%;大城市30个,占城市总数的9.2%;中等城市94个,占城市总数的29%;小城市178个,占城市总数的55%。
      按布局形式分类

      城市受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多种布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在的规律性,也可按各种城市布局形式进行分类。它可以有助于城市模式研究,但不能把它认作是固定不变的形式,因为城市总是在不断地发展。

相关词条:

城市 名词解释 地区 其他 

合作编辑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6885 次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12-07
创建者:

现货 供应 求购 百科 黄页